- ·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揭示MXene氧化结构下的传热机制[12/11]
- · 合肥研究院等在单层1T'-WTe2体系中删极电压调控超导电性机理研究中获进展[12/11]
- · 上海天文台等发布最新HI 21cm吸收观测结果[12/11]
- · 生物物理所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12/11]
- · 苏州医工所在肿瘤诊断靶点鉴定研究中取得进展[12/11]
- · 西北研究院冻土中未冻水成因研究获进展[12/11]
- · 营养与健康所等在鞘脂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中获进展[12/11]
- · 心理所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12/11]
心理所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发布时间:2020-12-11 16:56:03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大脑形态学特征的探索,将有助于加深对这一亚群发病机制的理解,为独立的临床识别和诊断提供实证证据。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副研究员魏高峡等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成员进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及抑郁症状的评估。
研究发现,伴发抑郁患者在左侧扣带回峡部表面积以及同一脑区的灰质体积上出现显著增大,且这些异常增大的脑区能够预测其临床的抑郁症状。结果提示,扣带回的结构异常现象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标记,对于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疾病的独立诊断识别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上。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心理所自主部署项目的资助。
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异常大脑结构(淡紫色为异常的峡部扣带回)
上一篇:遗传发育所开发出高精准胞嘧啶碱基编辑工具
下一篇:营养与健康所等在鞘脂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中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