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连化物所等利用超快时间分辨光谱揭示MXene氧化结构下的传热机制[12/11]
- · 合肥研究院等在单层1T'-WTe2体系中删极电压调控超导电性机理研究中获进展[12/11]
- · 上海天文台等发布最新HI 21cm吸收观测结果[12/11]
- · 生物物理所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12/11]
- · 苏州医工所在肿瘤诊断靶点鉴定研究中取得进展[12/11]
- · 西北研究院冻土中未冻水成因研究获进展[12/11]
- · 营养与健康所等在鞘脂生物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中获进展[12/11]
- · 心理所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12/11]
一次甘肃天水强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及成因分析
作者:王研峰 黄武斌 王聚杰 黄玉霞 段伯隆 杨勇
关键词: 冰雹;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VIL值; 成因;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天气雷达以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5月18日下午天水一次强冰雹天气的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特征和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降雹对流单体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出明显的"V"型缺口,最大回波强度出现在低层,为63 d Bz。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对流单体有界弱回波区和其上的回波悬垂,相应的径向速度垂直剖面呈中低层径向风有明显的辐合特征,高层转为辐散,尤其风暴顶附近。(2)对流单体发生在对流层中层河套地区至甘肃河东东部低涡及其附近冷区和河西中部高压脊及其东北部冷池和低层甘肃与宁夏交界处冷性低涡分别为干冷空气入侵和暖湿气流辐合抬升提供有利条件的环境背景下;较高CAPE值和低CIN值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对流层中低层深厚的上升气流,中层下沉气流和0℃层以上强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单体水汽输送以及生成、发展和维持;距地高度2600~2900 m的0℃层为大冰雹落地提供了环境条件。(3)冰雹临近预警的雷达参数化指标为最大反射率因子达55 d Bz,VIL最大值和VIL密度分别达25 kg·m-2和2. 3 g·m-3。